今年6月9日,Debra出生前三天,和Ivy去新光三越逛街,看到簡媜的一本新書《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副標是「一個小男孩的美國遊學誌」。那時彷彿有印象曾在博客來網路書店還是「誠品好讀」看過推薦文,當場試閱了一下,讀到一些熟悉的美國經驗,便帶了一本回家。緊接著Debra出生,讀這本書的進度也就斷斷續續。然而越讀到後面越發現這並不是一本單純的遊學或旅居美國一年的紀錄而已。
今年九月開學季節,有一些台灣大專院校掀起送新鮮人見面禮的活動(也可以說是儀式),主事者均稱是受到此書的啟發。只是因”風潮”而生的活動,能否內化成我們大專院校的人文內涵,我卻始終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對於小學生而言,12樣見面禮所代表的意義,可以藉由他們看見禮物實體來提醒做人處世應有的態度。可是在經過12年制式教育”薰陶”的台灣大一新鮮人,能否因為師長的小小禮物跟一番人生大道理的訓勉之後,就自動往人性的光明面奮進呢?相信大家心中的答案應相去不遠。
品格教育養成的最佳時間點,應該是從每個人出生的那時候就要開始,而且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偏一不可。若是期待一個不斷經歷考試、鎮日僅接受知識教育的18歲孩子,進了大學突然就變得能夠欣賞他人優點、關懷同學、懂得自我調適…那不是件緣木求魚的事嗎?
為人父母後,對於小孩的教育有更深的體認。在台灣品格教育這一環,恐怕是我們最為憂心的。我們的媒體成天以偏差方式呈現出價值觀錯亂的社會,眾多家長只追求小孩智識方面的卓越,且只對小孩”才藝”訓練有著焦慮,卻從不鼓勵我們的孩子去發展真正屬於他們個體的天賦才能。難道這樣偏差數十年的社會環境與氣氛,能讓我們培養出許多令人尊敬的傑出人才嗎?事實的發展恰好相反,往往越是高教育水準的人所做出的事情,就越令人噴飯,而這種新聞已經多到令我們見怪不怪了吧。
這本書除了讓自己回味以前在美國唸書時光所受到的待遇(尤其是在George Mason University),也反省檢視目前台灣教育現場的缺失。不是有意吹捧美式教育有多麼高竿(以前我們台灣也曾經有一段時期頗瞧不起美式教育),只是這些年來我們又高明到哪了呢?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期待我們的教育體系能有反省與再出發的機會,不然送小孩出國唸書的這種想法,只會在家長心頭滋長得更加茁壯。